「國家藝術基金」2023年度傳播交流推廣資助項目

香江雅韻.絃歌不絕

——嶺南音樂文化傳承及實踐計劃成果巡演(成都站)

嶺南風.香江情

——香港竹韻小集與四川音樂學院交流音樂會

21/6/2024(星期五) 19:30

四川音樂學院小音樂廳

(成都市武侯區新生路6號)

免票入場(觀眾須遵守場地管理規定)

指揮︰司徒健

喉管/嗩吶︰陳芳毅(特邀)

演出︰香港竹韻小集、四川音樂學院民族樂團


香港專業中樂室內樂團竹韻小集承蒙「國家藝術基金」資助,由樂團申報的「香江雅韻.絃歌不絕」內地巡演入選2023年度的「傳播交流推廣資助項目」。計劃以「嶺南風.香江情」與「絃歌不絕」兩大品牌節目為主題、「嶺南音樂傳播」為切入點、「傳統與現代」相容為核心,從中精選作品輻射到北京、天津、上海、杭州、成都、西安六大城市進行系列巡迴展演,將大灣區之文化之精品呈現給高等專業院校及大眾視野,體現嶺南音樂文化的深厚且靈活。

2024年6月21日在成都舉行的「嶺南風.香江情——香港竹韻小集與四川音樂學院交流音樂會」由青年指揮家、竹韻小集助理指揮司徒健執棒,廣東音樂曲藝團國家一級演奏者陳芳毅擔任喉管獨奏。節目展示竹韻小集繼承和開拓「香港中樂文化」的成果,呈現香港「植根嶺南,融會中西」魅力之都的特點,用音樂說好香港故事。四川音樂學院民族樂團亦演奏具有當地特色的民族室內樂精品。

粵樂又名「廣東音樂」,是香港傳統音樂文化,已入選首份「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」及首批「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」清單,與近代粵語流行曲的發展更有密切關係,大量粵樂經典作品至今亦家喻戶曉,為人們所喜愛。是次演出節目包括以嶄新手法創編的粵樂作品《新彩雲追月》、《平湖秋月》、《春風笑語》及《粵舞昇平》,保留本土韻味同時富於時代氣息,展示這「非遺」樂種的當代面貌。粵語流行曲為粵樂文化的延伸,由羅大佑創作詞曲及演唱的《東方之珠》,詮釋了香港這座城市的特色,唱盡了港人不屈不撓的香港精神;顧嘉煇是粵語流行樂壇的殿堂級的人物,樂團以其金曲精選《萬水千山總是情》向這位「香港樂壇教父」致敬。音樂會亦帶來香港青年作曲家陸尉俊的《蘭桂騰芳》及黃學揚的《廟街探戈》,以音樂呈現香港不同地區景緻,以及香港作為國家「十四五」規劃下的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特色。

演出曲目

香港竹韻小集

合奏《新彩雲追月》

任光曲 余樂夫編曲

拉弦四重奏《平湖秋月》

呂文成曲 楊春林編曲

喉管與小組《春風笑語》

陳添壽曲

合奏《粵舞昇平——廣東音樂名曲串燒》

易劍泉、何柳堂、丘鶴儔、呂文成曲 王辰威編曲

I. 〈鳥投林〉

II. 〈雨打芭蕉〉

III. 〈娛樂昇平〉

IV. 〈步步高〉

中樂七重奏《東方之珠》

羅大佑曲 李家華編曲

合奏《萬水千山總是情——顧嘉煇金曲聯奏》^

顧嘉煇曲 沈文友編曲

I. 〈夢〉

II. 〈心債〉

III. 〈忘盡心中情〉

IV. 〈萬水千山總是情〉

V. 〈田園春夢〉

VI. 〈當年情〉

VII. 〈只有情永在〉

軟弓五架頭《蘭桂騰芳》^

陸尉俊曲

中西樂組合《廟街探戈》^

黃學揚曲

四川音樂學院民族樂團

民族室內樂合奏《四川民歌聯奏》

四川民歌 曹文工改編

民族室內樂合奏《成都》

趙雷曲 四川音樂學院民族樂團改編

香港竹韻小集與四川音樂學院

合奏《粵韻同行》^

呂文成曲 伍敬彬編曲

^香港竹韻小集委約作品

四川音樂學院民族樂團
四川音樂學院民族樂團是國內有著很高聲譽的職業演奏樂團,為中國民族樂壇的發展做出過很大貢獻,時至今日《蜀宮夜宴》、《達勃河隨想曲》、《阿詩瑪敘事詩》、《錦城絲管——水鄉雲夢》、《天府情緣》等眾多優秀曲目,仍然是國內民族器樂作品中的經典曲目。樂團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導向,以創作和演奏廣大人民群眾喜愛的、具有中國氣派的、中國風格的、地域特色鮮明的民族音樂作品為己任,努力推動我國民族音樂創作、表演和教學的提升與發展。樂團成員由職業演奏家和部分優秀教師組成,其中不乏文華大獎和全國重大比賽獲獎者。積累了《四川民歌十八首》、《錦城絲管——水鄉雲夢》、《情緣天府》、《蜀韻琴思》、《那支玉蘭如你》等原創及改編作品。樂團多次為黨和國家領導人進行專場演出,獲得高度贊許。樂團曾赴美國、哥斯大黎加、古巴等國家參加文化交流活動。

主辦︰四川音樂學院

承辦︰四川音樂學院民族樂團、民樂系、中華傳統音樂研究院

協辦︰四川音樂學院國際合作交流處(港澳台事務辦公室)

支持︰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駐成都經濟貿易辦事處

司徒健

指揮

陳芳毅

竹韻小集